国家决定建设“131”工程的秘密
国家决定建设“131”工程的秘密
1969年3月, 中苏在乌苏里江畔的珍宝岛发生战争,苏联在中国北部边境陈兵百万,对中国虎视眈眈。
面对战争威胁,毛泽东主席考虑到一旦发生核战争,我国要有一个既隐蔽又坚固的防核战争地下指挥部。这个指挥部建在哪里合适?做为当时统管军事的林彪提出“如果北方失守,必须在江南修建一个固若金汤的地下指挥部”,得到毛泽东主席首肯。几经考虑,毛泽东主席决定建在华中地区腹部。
1969年8月28日, 毛泽东主席亲自签署了密令,下达紧急战备命令,命令紧急修建防核地下工程,以便战争一旦爆发,将党、国家和军队的最高指挥机关转移到远离北京的地下防核工程中,继续指挥全国的对苏反侵略战争。做为当时的头等大事,林彪将这个绝密浩大的工程交给了他的心腹爱将,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的黄永胜。黄永胜命令总参部测绘局负责勘察选址工作。几经勘察,一座地下防核工程建筑地定夺在他的故乡湖北省咸宁市高桥镇澄水洞村。这里与黄永胜的老家仅有一山之隔,周围群山环抱林木葱茏,位置十分隐蔽,即使飞机低空侦察也很难发现,确是一个修建军事设施的好地方。
1970年1月31日,一份关于在湖北南部山区兴建“长江南线作战指挥部”的报告送到黄永胜的办公室,黄永胜签署命令同意兴建该工程,并以签署的批示日期作为该工程的代号。从此澄水洞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一时被中国人民解放军最高机关所瞩目,命令从总参谋部传到武汉军区,并随之下达到施工部队,由此拉开秘密建设“131”工程的序幕。
人民解放军建设“131”工程的传奇
在澄水洞村这个地方建设“131”工程,是当时的最高国家机密,必须在绝密的情况下开展,首先要对周边环境进行清理,保证绝对不受干扰。在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按照当时的逻辑,干坏事的都是“地富反坏右”及其后裔们。于是当地政府将方圆几公里内的“地富反坏右”分子一个不漏地勒令其远迁他乡,老百姓被告知村庄的山林田地不能耕种了,国家要征用。当时,当地政府只知道这是上级秘密指示,却不知道上级为什么要这样,谁也不敢探问究竟,连当地负责人也不知道具体情况。
在一个星稀月明的夜晚,一支精干的武汉军区某部神兵天将般地出现在这方圆3公里的山谷,他们在四周拉起铁丝网,建起哨所,搭起军用帐篷,架通军用专线电话,竖起了大大的红色禁示牌:“军事禁区、严禁入内”。
“131”工程对外界实施最严格的保密措施,工地上看不到红旗、听不到歌声,整个工程在绝密状况下进行:进山施工部队乘坐的车辆捂的严严实实,当兵的根本不知道自己去了哪里;附近村庄中有解放军驻守,山头上、山沟里、平地中的军用帐篷里也有解放军驻守,当地老百姓形容“漫山遍野都是解放军”;所有进入施工区的官兵均需出示证件,施工官兵一律不许请假离队,家属来了一律不许进入工地,通信联系一律只称“咸宁驻军”,官兵一律不许在工地拍照留影;从外地开车运送物资的司机也是分段转驾,谁都不知道目的地,最后一站在4公里外就得停车卸货,所有东西再由施工部队运到施工区内;施工车辆进出必须经过三道哨卡,换三趟司机等。
至于当地政府和老百姓,根本进不了警戒区域。老百姓平时最大的乐趣就是远远地观看车来车往及运来的各种从未见过的机械、设备。
令人称奇的是,两年里修造了面积巨大的山洞,而挖出来的石头运到了哪儿了至今无人知晓,看来当时苏美的间谍卫星和无人侦察机对此事也是没有知觉的。当然,那时的卫星遥感技术也很幼稚。如果是今天,一颗商业卫星就能把这里的秘密全部摸清楚的。
开挖山洞的同时,周围山头上也在修建明碉暗堡,浇筑直升飞机停机坪。停机坪位于地下工程里的“长江南线作战指挥部”正上方山顶,它们之间通过一个垂直的电梯井(没有全部建成)上下。暗堡同时用来卫护停机坪,明碉在对面山头上,可以环视整个区域。 与此同时,军用专线铁路的路基也在修筑。
施工官兵采用当时最先进的工程机械设备,忠实地执行军令、无私无畏、不怕牺牲、无怨无悔,经过近一年的艰苦奋斗,“131”工程建设已成雏形,他们完成了土石方施工和钢筋水泥浇筑工程建设,又神秘地离开澄水洞,工程进入装饰阶段安装。
“131”工程所需的设备设施,根据总参装备部和总后物资部下发的设备调拨清单,有关军工企业按照生产指令制造,并经过严格的检测验收后,才调往这里的。其设备是当时国内最好最先进的军用设备,包括电器、通讯设备、通风降湿设备、采暖设备等。仅通风设备就分为清洁式、过滤式、隔绝式三种,进排风系统采用三道悬摇式活门,并装有片式消声器,各进出洞口均采用“三防” 设施(防冲击波、防炸弹、防毒气)。
1971年春节刚过,武汉军区工程兵某部安装维修大队奉命执行“131”工程设备安装调试任务。军令如山倒,部队迅速进行人员筛选、政治审查等先期准备工作。某个深夜,一支200余人组成的精良安装部队抵达鄂南山村澄水洞,沿途互延的铁丝网和林立的哨所使官兵顿生惊叹:责任重于泰山!踏进戒备深严的“131”工程,他们方知这是一项事关国家命运的工程。安装维修大队根据总参和总后的要求,严格遵守各种安装程序,精细分工、缜密衔接,夜以继日地安装各种设备设施。
1971年“9.13”林彪叛逃事件发生,随后黄永胜被隔离审查,此时工程尚未全面竣工,面临着停工的命运。一时间,阴云笼罩在建设者心头。不久后,好消息传来,“131”工程的核心区(A区、B区)继续进行后期的装修,令人惋惜的是计划中的高速公路、直升飞机场以及动工中的军用专线铁路等配套工程就此冻结停建。当时担任工程总指挥的原武汉军区政委刘丰,也因“林彪事件”的牵连而解职。
当年参与建设的广东老兵,来此故地重游时回忆说,最初的施工地点是在离此一公里外的山沟里,施工部队在山体里挖出了一条几十米长的山洞,由于土质太疏松,时刻塌方,故此放弃此处,易地到今天的这个地方施工,工程的后期建设直到1973年才彻底完工。
兴建、安装完毕后的“131”地下工程,即使在战时封闭的状况下,也能确保同时容纳200多人的地下作战指挥运转一年之久,由此可以看出毛泽东主席要准备打仗,反侵略战争的决心。最终此工程在用掉了1.3亿元后,没有发挥效用,由武汉军区某部警卫连驻守“131”工程数年。一直到1981年7月以后,才逐渐有限制的对外开放。
昔日军事禁区演变成今日旅游区
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中央决定把“131”工程移交给地方管理。1981年7月,咸宁地区接手管理。此时,该工程的设备设施闲置了多年,且在移交中一部分设备设施被部队拆除运走。要重新启用这些设备设施,一方面需要掌握、熟悉其性能,另一方面由于洞内湿度大、通风差等原因,所有设备设施均需维修、调试。原咸宁地委、行署从电力、邮电等部门抽调技术精湛的工程技术人员,开始对“131”工程所有设备设施进行为期半年的维修检测。
为充分保护好国防工程,并有效发挥其效用,在经过设备设施维修、调试等先期工作后,原咸宁地委、行署通过争取中央、省有关部门拨入专用经费,添置了大量的旅游服务设备设施将其开发成旅游服务窗口。现在,澄水洞宾馆已经开发成为独具军事特色的国家AAA级旅游区。这个特色旅游景点,多年来在媒体上仍没有公开报道,对外称为澄水洞旅游区,本地人仍习惯称为“131”工程。
宏伟壮观的地下绝密工程,由于它的神秘感和知名度,不少人慕名来此参观考察。党和国家领导人李先念、汪东兴、胡启立、王任重、叶选平、回良玉、钱运录和军队首长杨得志上将、王平上将、刘精松上将、喻林祥武警上将、欧金谷中将、张钰钟武警中将以及省部级领导黄镇、关广富、贾志杰、郭树言、王茂林、熊清泉、胡立教、金鉴、赵宝江等先后来此视察,并要求地方要管理好、利用好、保护好工程。毛主席次子毛岸青和儿媳邵华少将及众多著名导演、影视歌明星也到此一游。
标签:   131国防工程 解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