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行仓库保卫战82张原始照片、323人名单均系首次披露
澎湃新闻记者 李继成 实习生 范郭一
2015-08-13 08:31 来源:澎湃新闻
苏州河畔的四行仓库。 澎湃新闻记者 赵昀 图
从弹痕累累的建筑外墙,到令人动容的家书;从炮声震天的激战场景,到默默矗立的“八百壮士”英名墙……
8月13日开放的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在苏州河畔无声地诉说当年的激战,把参观者带回到了78年前的烽火岁月,其中323名壮士的姓名、职务和军衔是首次披露,美国记者拍摄的有关四行仓库战斗和“八百壮士”82张原始照片,也堪称“镇馆之宝”。
复原战痕累累的西墙警示今人,控诉侵略。 澎湃新闻记者 赵昀 图
技术手段还原炮弹洞口痕迹
西墙是四行仓库保卫战中战斗最激烈、受损最严重的部位,在修缮过程中,工作人员采用多种技术方法深入探查西墙抗战时炮弹洞口遗迹。
据上海现代设计集团的专家介绍,当时先以红外热成像仪对西墙内是否有洞口进行勘探;同时,以摄影测量技术分析记录有战斗洞口的西墙历史照片,在图纸上准确还原洞口位置。经定位剥除墙内面粉刷后,终于查清楚四行仓库的初始墙体为红砖砌筑,1937年战后曾用青砖封堵炮弹洞口,再作内外粉刷。
在实施过程中,不仅复原了位于梁柱边的炮弹洞口,复原了战斗中受损而暴露的部分钢筋混凝土梁柱以及砖墙、洞口内侧增设保护墙等,使今战痕累累的西墙警世而立控诉侵略。同时,还应用现代材料和修缮技术,确保建筑安全、内部使用不受影响。
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内景展示谢晋元家书。 澎湃新闻记者 赵昀 图
谢晋元家书诉说历史
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位于四行仓库一至三楼的西侧局部,占地面积13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800平方米,其前身为四行仓库八百壮士抗战陈列室,扩建后包括序厅、“血鏖淞沪”、“坚守四行”、“孤军抗争”、“ 不朽丰碑”及尾厅等六个部分。
走进位于展馆一楼的序厅,右手边是习近平总书记于2014年9月3日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摘录,序厅中间一块巨大的艺术墙布上,展示了谢晋元在赴淞沪战场前写给妻子凌维诚的家书。
1937年10月27日起,日军大摇大摆地在重炮与坦克的掩护下,向四行仓库进行不分昼夜的攻击,但在八百壮士的顽强抵抗下,屡次无功而返。28日,有一小队日军举着钢板,潜至仓库底层,企图用成包的烈性炸药,炸毁底层墙体,借以打开一个突破口。在这紧急关头,年仅21岁的陈树生身捆数枚手榴弹,从五楼纵身跃下,拉响导火索,与敌人同归于尽。
陈树生等人的牺牲提醒了谢晋元,这场残酷的守卫战对于年轻的战士们意味着什么,他们离乡背井保卫国家,总要为家人留下点什么,于是他要求全体官兵给家人写一封信。很多士兵从小到大也没写过家信,没想到,写的第一封家信竟然是遗书。
“我神州半壁河山,日遭蚕食,亡国灭种之祸,发之他人,操之在我……为国杀敌,是革命军人素志也……”不长的篇幅,展现了以谢晋元为首的八百壮士毁家纾难、舍家为国的家国情怀,展现出对抗战必胜的坚定决心。
“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内,展品和内部装饰都已完成。展现当时战事的蜡像,雕塑和模型制作的栩栩如生。澎湃新闻记者 赵昀 图
首次披露323名壮士姓名
据馆方介绍,在布展过程中,通过多方搜集史料,工作人员先后找到了88师师长孙元良下达给谢晋元坚守四行的手令、顾祝同在台湾《八百壮士》电影开镜式上对四行保卫战的回忆、一营营长杨瑞符在保卫战后不久写下的回忆录,并参考蒋介石日记,首次还原出了由高层决策到谢晋元最终执行这一完整的命令链。
在二楼展区,一堵“八百壮士”英名墙上,镌刻了323名“八百壮士”的姓名、职务和军衔。根据历史记载,坚守四行的“八百壮士”实际人数约420人,但长时期来,除谢晋元、杨瑞符等将领的姓名外,大多数名字并不为人所知。工作人员通过搜索、比对各种书籍,并赴上海档案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南京)、台湾国史馆、党史馆等地,以及到曾输出过200余名“八百壮士”的湖北省咸宁通城实地考察,整理出目前的这份名单,在纪念馆内首次披露。
附:纪念馆重要看点
海内外媒体报道及照片。包括首次发现的中共对八百壮士的正面评价,包括毛泽东在六届六中全会上对八百壮士的肯定;《新华日报》20余篇对八百壮士的报道及评论。1937年美国《时代》周刊19期有关四行仓库保卫战和谢晋元的有关报道电子版。通过与解放日报和一大会址纪念馆的合作,获得《申报》有关四行仓库八百壮士电子版高精度照片15张,在一大会址纪念馆获得复制照片19张,并获得《救亡日报》、《大晚报》和文献实物资料等复制件。
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内景,一组展厅布置展示了当时的媒体报道。 澎湃新闻记者 赵昀 图
美国记者海岚·里昂在淞沪会战中拍摄的四行保卫战和撤出四行仓库的中国军队两组原始照片(底片)。其中,原始照片82张,底片40张,影像清晰,首次披露的最早记录八百壮士面貌的照片。
1938年应云卫导演的《八百壮士》电影原版胶片影像片段和上海音像资料馆提供的有关四行保卫战及八一三淞沪抗战内容视频共约12分钟。
原陈列室内的34件文物,有书画作品9件、纪念章(币)11枚、书籍7本、实物5件,包括谢晋元日记本、“谢团长纪念章”1枚、1945年正言出版社出版的《谢晋元日记钞》等。
由湖北省咸宁市和通城县获得的19件老档案复制件,包括民国时期通城县参加四行保卫战四十九壮士姓名一览表、通城籍八百壮士1980年采访情况汇编。
采访周小燕教授、陈先炳女士、沈寂先生等多位见证四行保卫战人物的口述视频资料,收集八百壮士杨养正、周福其、万连卿等人和八百壮士遗孀尚凤英的视频资料,收集谢继民、秦汉、应大明、应大白等八百壮士后代的口述史视频资料等。
民间收藏家俞建国和冯建忠提供的118件实物和文献史料(包括复制件)等。
从弹痕累累的建筑外墙,到令人动容的家书;从炮声震天的激战场景,到默默矗立的“八百壮士”英名墙……
8月13日开放的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在苏州河畔无声地诉说当年的激战,把参观者带回到了78年前的烽火岁月,其中323名壮士的姓名、职务和军衔是首次披露,美国记者拍摄的有关四行仓库战斗和“八百壮士”82张原始照片,也堪称“镇馆之宝”。
复原战痕累累的西墙警示今人,控诉侵略。 澎湃新闻记者 赵昀 图
技术手段还原炮弹洞口痕迹
西墙是四行仓库保卫战中战斗最激烈、受损最严重的部位,在修缮过程中,工作人员采用多种技术方法深入探查西墙抗战时炮弹洞口遗迹。
据上海现代设计集团的专家介绍,当时先以红外热成像仪对西墙内是否有洞口进行勘探;同时,以摄影测量技术分析记录有战斗洞口的西墙历史照片,在图纸上准确还原洞口位置。经定位剥除墙内面粉刷后,终于查清楚四行仓库的初始墙体为红砖砌筑,1937年战后曾用青砖封堵炮弹洞口,再作内外粉刷。
在实施过程中,不仅复原了位于梁柱边的炮弹洞口,复原了战斗中受损而暴露的部分钢筋混凝土梁柱以及砖墙、洞口内侧增设保护墙等,使今战痕累累的西墙警世而立控诉侵略。同时,还应用现代材料和修缮技术,确保建筑安全、内部使用不受影响。
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内景展示谢晋元家书。 澎湃新闻记者 赵昀 图
谢晋元家书诉说历史
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位于四行仓库一至三楼的西侧局部,占地面积13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800平方米,其前身为四行仓库八百壮士抗战陈列室,扩建后包括序厅、“血鏖淞沪”、“坚守四行”、“孤军抗争”、“ 不朽丰碑”及尾厅等六个部分。
走进位于展馆一楼的序厅,右手边是习近平总书记于2014年9月3日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摘录,序厅中间一块巨大的艺术墙布上,展示了谢晋元在赴淞沪战场前写给妻子凌维诚的家书。
1937年10月27日起,日军大摇大摆地在重炮与坦克的掩护下,向四行仓库进行不分昼夜的攻击,但在八百壮士的顽强抵抗下,屡次无功而返。28日,有一小队日军举着钢板,潜至仓库底层,企图用成包的烈性炸药,炸毁底层墙体,借以打开一个突破口。在这紧急关头,年仅21岁的陈树生身捆数枚手榴弹,从五楼纵身跃下,拉响导火索,与敌人同归于尽。
陈树生等人的牺牲提醒了谢晋元,这场残酷的守卫战对于年轻的战士们意味着什么,他们离乡背井保卫国家,总要为家人留下点什么,于是他要求全体官兵给家人写一封信。很多士兵从小到大也没写过家信,没想到,写的第一封家信竟然是遗书。
“我神州半壁河山,日遭蚕食,亡国灭种之祸,发之他人,操之在我……为国杀敌,是革命军人素志也……”不长的篇幅,展现了以谢晋元为首的八百壮士毁家纾难、舍家为国的家国情怀,展现出对抗战必胜的坚定决心。
“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内,展品和内部装饰都已完成。展现当时战事的蜡像,雕塑和模型制作的栩栩如生。澎湃新闻记者 赵昀 图
首次披露323名壮士姓名
据馆方介绍,在布展过程中,通过多方搜集史料,工作人员先后找到了88师师长孙元良下达给谢晋元坚守四行的手令、顾祝同在台湾《八百壮士》电影开镜式上对四行保卫战的回忆、一营营长杨瑞符在保卫战后不久写下的回忆录,并参考蒋介石日记,首次还原出了由高层决策到谢晋元最终执行这一完整的命令链。
在二楼展区,一堵“八百壮士”英名墙上,镌刻了323名“八百壮士”的姓名、职务和军衔。根据历史记载,坚守四行的“八百壮士”实际人数约420人,但长时期来,除谢晋元、杨瑞符等将领的姓名外,大多数名字并不为人所知。工作人员通过搜索、比对各种书籍,并赴上海档案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南京)、台湾国史馆、党史馆等地,以及到曾输出过200余名“八百壮士”的湖北省咸宁通城实地考察,整理出目前的这份名单,在纪念馆内首次披露。
附:纪念馆重要看点
海内外媒体报道及照片。包括首次发现的中共对八百壮士的正面评价,包括毛泽东在六届六中全会上对八百壮士的肯定;《新华日报》20余篇对八百壮士的报道及评论。1937年美国《时代》周刊19期有关四行仓库保卫战和谢晋元的有关报道电子版。通过与解放日报和一大会址纪念馆的合作,获得《申报》有关四行仓库八百壮士电子版高精度照片15张,在一大会址纪念馆获得复制照片19张,并获得《救亡日报》、《大晚报》和文献实物资料等复制件。
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内景,一组展厅布置展示了当时的媒体报道。 澎湃新闻记者 赵昀 图
美国记者海岚·里昂在淞沪会战中拍摄的四行保卫战和撤出四行仓库的中国军队两组原始照片(底片)。其中,原始照片82张,底片40张,影像清晰,首次披露的最早记录八百壮士面貌的照片。
1938年应云卫导演的《八百壮士》电影原版胶片影像片段和上海音像资料馆提供的有关四行保卫战及八一三淞沪抗战内容视频共约12分钟。
原陈列室内的34件文物,有书画作品9件、纪念章(币)11枚、书籍7本、实物5件,包括谢晋元日记本、“谢团长纪念章”1枚、1945年正言出版社出版的《谢晋元日记钞》等。
由湖北省咸宁市和通城县获得的19件老档案复制件,包括民国时期通城县参加四行保卫战四十九壮士姓名一览表、通城籍八百壮士1980年采访情况汇编。
采访周小燕教授、陈先炳女士、沈寂先生等多位见证四行保卫战人物的口述视频资料,收集八百壮士杨养正、周福其、万连卿等人和八百壮士遗孀尚凤英的视频资料,收集谢继民、秦汉、应大明、应大白等八百壮士后代的口述史视频资料等。
民间收藏家俞建国和冯建忠提供的118件实物和文献史料(包括复制件)等。
标签:   四行保卫战 名单
- 上一条四行仓库保卫战之外的故事
- 下一条八百壮士中的通城人——万连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