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中国海军 > 清代海军

清朝海军如何面对日美在太平洋的崛起

2020-03-01 20:15:09 阅读
图片关键词

整个十七十八世纪和十九世纪前期,海洋还都是帆船的天下,谁首先在工业和科技上取得进步,谁将赢得世界。西班牙、英国、荷兰、法国、葡萄牙、土耳其、俄国等国家率先捕捉这一机会而成为近代强国。当时,世界上许多战争,由于近代海军的出现和海上力量的强大而决定胜负,从而也决定了许多国家的命运。在这个机会面前,以老大自居的清王朝不甘示弱,从十九世纪60年代开始,经过三十年的努力终于建成了一支强大的海军。可是,它却很快地退出了世界舞台,败在日本海军的舰炮之下。其原因不在于实力不如别人,而在于战略思想上的失误。

早在1839年,林则徐就曾经向美国商人买进一艘1080吨重的英制商船,将它改成军舰,试图从装备下手改革旧有水师,筹建海军。之后,1842年(道光22年),道光帝三次下谕,饬川鄂及沿海各省积极制造大船,并设法购买,同时还要奖励“捐资制造”者。因为种种原因,道光的这一愿望没有完全实现。1861年(咸丰11年),恭亲王奕企图筹建新式舰队。他向英国公使普鲁斯提出,希望能“协助购买欧洲造战舰”。英国却变相成立了以英国皇家海军上校阿思本为舰队司令的“中英舰队”,期望控制中国发展海军的计划。由于遭到曾国藩等人的坚决反对,“中英舰队”只得流产。

在清王朝中央统治集团的海军计划破产之后,地方实力派开始筹划自建海军。因此,清海军的筹建是在地方实力派以“自强”为宗旨,在兴办近代军事工业的前提下,才得以出笼的。

清海军建立、发展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866年(同治五年)诏从左宗棠之议,于福州建立福州船政局开始,至1874年11月(同治十三年)日军侵犯台湾,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奏议筹海防应办事宜时止。

在这之前的1865年(同治四年),李鸿章在上海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虽然初建厂时计划以造船为主,但“李鸿章饬令先造枪炮两项,以应急需”,直到1867年(同治六年)迁至上海城南新厂,并在船坞修好后才开始造船。因而,制造新军舰、筹建海军应以左宗棠提出仿照西法“于福州马尾山麓濒江设船厂”,制造兵轮装备海军的建议,并受到清王朝批准为始。左宗棠的主张是,“欲整理水师,非设局监造轮船不可”。福州船政局自1869年6月(同治八年五月)造出第一艘1450吨的兵船后,至1874年2月(同治十三年正月)“大雅”号下水共造船15艘,其中超过千吨的10艘。江南制造总局于1868年8月(同治七年七月)第一艘兵船“恬吉”号竣工下水后,至1875年共造兵船6艘。此外,两广总督瑞麟等人处于粤东洋面巡辑需要,于1866年与1867年向英法购买火轮兵舰6艘。在这一阶段,曾任过江南制造总局督办的丁日昌于1867年12月(同治六年十二月)提出了创建海军的条款,但没有引起清廷重视。海军学校也于这一阶段开始创设,1867年(同治六年),福州船政局内设立“求是堂艺局”,入学子弟学成之后,“准以水师员弁耀用”,即为近代中国海军学校之初。

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是,地方实力派人物诸如李鸿章、左宗棠、沈葆桢等人开始筹建船厂,制造兵轮,装备海军。虽有建军议论和训练章程的提出,但近代海军尚未编练成,只属准备阶段。

第二阶段从1874年11月(同治十三年九月)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奏议海防应办事宜起,至1884年(光绪十年)中法战争时止。

1874年由于日军侵台,引起清王朝上下震动,朝野纷纷议论海防建设。清王朝的决策机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遂于1874年11月商议对策,同治帝下谕责成总理各国事务王大臣及沿海省将军、督抚等“随时筹画,”“同心筹办”。丁日昌于1874年11月19日再次奏呈他所拟定的海洋水师章程,不仅提出了装备“大号轮船”以建海外水师的建议,而且就整个沿海防务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改革主张。李鸿章进而提出,“海外水师铁甲船与守口大炮铁船皆断不可少之物”。他建议:“今急欲成军,须在外国定造为省便。”

在李鸿章等人的努力下,清海军装备从以自造为主转向以购买为主阶段。1878-1879年间,光绪数次下令,将购船事务全部交由李鸿章、沈葆桢专办。沈葆桢死后,便为李鸿章独揽。

这一时期,海防议论颇多,战略布局迟迟无法确定。只能先著李鸿章和沈葆桢分别督办南北洋海防事务。隔9年后,又令吴大澂会办北洋,陈宝琛会办南洋,张佩纶会办福建海疆,中国沿海防务布局基本形成。同时,在中央内部于总理衙门处设置海防股,期望“掌南北洋海防之事”。在这一期间,与海防相关的机器制造、电讯、铁路等事业均先后开办。

1876年(光绪二年),选派留学生赴英法德留学。后1880年(光绪六年)和1885年(光绪十一年)两度派遣留学生学习海军业务。学生中有后来成为清海军名将的刘步蟾、林泰曾、叶祖珪、萨镇冰、林永升等人。三批学生共计83名。

1881年(光绪七年),李鸿章奏请以丁汝昌为北洋海军提督,时北洋海军已具雏形。从1874年至1884年,经过10年筹建,清王朝基本建成北洋、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北洋海军拥有军舰14艘,分驻大沽、旅顺、营口、烟台,管辖奉天、直隶、山东海面;南洋海军拥有军舰17艘,分驻江宁、吴淞、浙江等地,负责东南沿海一带海面;福建海军拥有军舰11艘,负责守卫海口与巡守台湾、厦门以及琼廉海面。

这一阶段的特点是,清廷上下开始议论筹建海军,但战略布局迟迟无法确定,且缺乏统一安排,虽建有三洋海军,实际较为正规的只有北洋一支。海军装备开始依赖进口。与海防相关的海军学校、留学生之派遣、电线设置、铁路铺设等均有发展。此阶段可谓清海军创业阶段。

第三阶段从1884年(光绪十年)中法战争后至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中日甲午战争北洋海军惨败止。

这一阶段海军建设全面铺开,建设速度亦较快。1880年在德国订购的“定远”、“镇远”两艘巨舰(各为7335吨,6000马力)于1885年驶返中国,所聘洋教练也同舰到达,北洋海军开始不断增强实力,编制、演练走上正规化。1888年(光绪十四年),北洋海军章程制定,北洋海军正式练就。同时,李鸿章还提出了沿海军事设施都要仿照西式进一步改进的建议。另一方面,清王朝最高统治者企图统一海军建设,于1885年10月著醇亲王奕环为总理海军事务大臣,并派庆郡王奕劻和李鸿章会同办理。从此,中央便有了专门负责海军事务的海军衙门。“海军衙门的建立,在我国海防发展方面,仍可以说到达一个新的阶段”。

至此阶段,清海军建设达到顶峰,拥有北洋、南洋、福建、广西四支舰队、据统计,甲午中日战争前,清海军四支舰队。共拥有各种大小军舰78艘(不计运输船),鱼雷艇24艘,排水量总共8万余吨,火炮在633门以上,鱼雷发射管在78个以上,舰艇乘员达6300人以上。北洋海军主战舰(10艘)和防御舰(6艘)均为钢制,吨位达34,810吨。其余三支舰队较弱,尤其福建舰队经中法之战后,主力覆没,甲午中日战争前只有舰艇11艘,计7900余吨。当时海军活动范围北至海参崴,东至朝鲜与日本,南达香港、新加坡以及南洋群岛各地。一批海军学校也纷纷建立,至1890年(光绪十六年),各类海军学校为中国海军培养了1300多名专业技术人员。沿海建成了旅顺口、大连湾、大沽、烟台、威海卫、吴淞、马尾、广东黄埔等船坞和炮台。其中旅顺口海岸炮台有18座,装备着数百门德国克虏伯大炮,旅顺港成为世界著名军港。

第四阶段从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中日甲午战争后至1911年(宣统三年)辛亥革命前。

这一阶段清王朝海军先是一蹶不振,后来随着新建陆军的建成,在陆军改革的推动下跃跃欲试,企图重整旗鼓。1909年7月委派载洵和萨镇冰为筹办海军大臣,同年陆军部会同海军大臣,确定海军七年成立计划。1910年12月成立海军部。这一阶段,清海军可谓处于停滞状态。至清末清王朝再想重振实力,已为时过晚。

从清海军发展四个阶段看,海军从筹建到最后成军经历了先缓慢议论,后急欲成军;先地方官员筹办,后朝廷统一筹划;先无固定战略格局,后才确定练就一军的过程。那么,清海军在当时世界海军发展中占有何地位呢?

在世界海军发展史上,虽然工业革命和科技进步在西方早已发生,但在军事方面的应用却远远落后于其他领域。例如,英国皇家海军1840年装备的最重的68磅级滑膛炮,基本与伊丽莎白时代的海军炮一样笨重。1806年起,西方部分巡航舰开始采用装甲。至30年代,战舰上装备了200-220毫米的轰击炮,俄国海军首次在1853年的俄土锡诺普海战中使用这种火力。法国与英国相继建造了装甲战舰以对付凶猛的火炮。1859年法国装甲战舰“荣光”号服役,1860年英国第一艘装甲战舰“勇士”号下水。美国虽在1814——1815年建有第一艘装有20门火炮的蒸汽船,但纯粹的蒸汽船是在19世纪70年代开始建造的。世界上第一枚自航水雷(鱼雷)于1865年问世,至俄土战争(1877——1878)年,俄国海军才首先使用。1881年,装备了重型炮的法国、德国、俄国海军着手改进它们的舰炮,英国在同时研制出的80吨和100吨重炮还没有服役于海军时,美国海军专家曾认为中国的军舰拥有“比地球上任何一个国家威力大的火炮”。这一估计虽有些乐观,但从武器装备上看,清海军与英法俄等强国比较,相差20年左右。

与日、美两个后来成为太平洋地区海洋强国的海军实力相比如何呢?

美国在其内战时期大大发展了它的海军。内战结束时,美国海军拥有战舰700艘,装备着5000门炮,士兵和军官达57700人。但内战之后的20年内,海军发展大受冷落。到1870年,锐减到只有52艘战船且主要为木质战船。1862年美国开始改装建成第一艘装甲战舰。1883年国会投票通过拨款建造了3艘轻型巡洋舰以及1艘传令快舰,这些舰只后来组成“白色舰队”,成为美国用钢和蒸汽动力装备新式海军的开端。至80年代末,美国国会才授权建造大型铁甲巡洋舰“缅因”号与“德克萨斯”号。海军部长本杰明·富兰克林·特雷西在他的1889年首次年度报告中说,海军只装备了8艘较小的铁甲舰和31艘木质战舰。1890年,美国海军军费占联邦支出的6.9%,与1890年以后相比,美国在1890年之前,海军发展规模不大。

日本从1850年以后开始从英美等国购进少数船只。1854年在相州浦贺、萨摩藩鹿儿岛模仿欧洲船式造船,后逐渐在江户石川岛、长崎等地造船,至1864年共制造小型舰船11只。明治维新以后的1868年开始组建海军,当时在江户幕府进行征伐中组织过一支海军。同年,天皇睦仁在大阪检阅海军,军舰只有6艘,不超过2450吨。1869年明治政府制定官职,设置兵部省,当时兵部省可用军舰只有3艘,外加4艘运输船。1870年,兵部省制定了一个庞大的海军发展计划,提请制造200艘军舰,但未被采纳。1872年,兵部省被废,改设置陆军、海军两省。次年又发布征兵命令,实行“国民皆兵”。1874年,日军犯台深感海军不是清军的对手,便开始大量制造和向国内外购买军舰。1878年,明治政府设立参谋本部,加强了统一指挥,进一步扩建海军。同时,1869年开始在东京设置海军学校,随后各类海军学校相继设立。1870年开始派遣留学生到国外学习指挥,1871年派往英国留学的学生中有后来的名将东乡平八郎。至中日甲午战争之前,日本海军拥有军舰31艘,鱼雷舰24艘,排水量总计61373吨。与清海军相比,“是绝对无法与其对抗的极弱小的力量”。

由此可见,清海军与日美海军相比,实力是占优势的。从发展速度看,美国在这30年中比较缓慢。中国与日本相比,前20年中国快于日本,后10年日本快于中国。1890年前后,清海军在世界海军实力比较中占第9位,美国占第12位。海军实力次序是:英国、法国、俄国、德国、荷兰、西班牙、意大利、土耳其、中国、挪威——瑞典、奥匈帝国、美国。日本位居第16。

既然清海军拥有世界第9的实力,那么为何在中日甲午战争中失败呢?

许多论著回答了这一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一)武器不如对手。主要依据是日海军建成后所购之舰大多是新舰,拥有“吉野”(23节)、“浪速”(19节)等速度快的战舰,且有速射炮,进而探究,原因在于清海军军费匮乏,开战前无力及时购买快速船只。而清海军军费欠缺,则在于清廷挪用海军军费作三海工程和颐和园工程之需。(二)精神和素质问题。认为高级指挥员在精神上缺乏作战准备,士兵技术不够熟练,甚至出现方伯谦这样临阵脱逃的将领。(三)战术失误。认为丁汝昌采用的锲行队形(或曰人字形)是错误的指挥。

这三个因素确实存在。但不是问题的实质,关键因素是缺乏足够的作战准备。

中日两国海军军备竞争从1874年日侵犯台湾开始。至1882年,日本承认“中国海军实力已比日本海军实力大三倍。”此后,日本竭力扩充海军实力。1886年,日政府发放海军公债。1890年靠皇家资助和国家内务开支维持其海军扩充计划。1893年,日国会拒绝通过军费预算,皇家再次捐款,由此感动国会,通过了军费预算方案。日本在竭尽其财力和资源的情况下,才在中日甲午战争之前使海军“军备与中国大致达到平衡。”尽管如此,如前所述,实际上清海军是占有优势的。在没有战略武器的近代海战上,判断海军实力主要是以某型的军舰数量及其总吨位为标准的。即使以黄海海战双方实际的兵力来看,也是各有千秋。战前,伦敦观察家们认为清海军占有七成优势,因为清海军拥有两艘7300吨的重型舰,每艘配有4门12英寸的火炮,钢板也有12英寸厚。相比之下,日海军只有三艘4300吨的巡洋舰,各配一门12英寸的火炮。因此,双方交战的关键不是实力比较的问题,而是战略战术的问题。

论战术,丁汝昌所采用的锲行队形乃试图以己之长制敌之短,即发挥重炮的威力,并有机会实行冲撞战术。这一战术是根据以重型舰为核心的舰队情况制定的,无可非议。只不过实战中,不善应变,造成失误。黄海战役提供了两个情况:(一)日海军冒着极大风险发挥了其舰队舰小速度快的特长;(二)海军舰艇配备,应向以重型舰为主,配有快舰的舰队方向发展。如果清海军在战前配有与日舰“吉野”和“浪速”相媲美的快舰,清海军在黄海一战中则占有绝对优势。

不过,黄海大战并没有使北洋舰队主力覆没,它完全拥有第二次反击的能力,但它却退却威海卫,终被日海陆夹攻围歼。因此,北洋舰队的灭亡,并不完全缘于在一次战役中的战术失误,而是整个战争的战略失败。此外,从日本的潜力来看,日本不具备与中国长期抗衡的实力。因此,作为中国海军,应该可以有其它战略选择,例如,在日本海军强大之前,全歼日海军;加快军备竞争,拖延战争爆发,累垮日本,迫使其就范。至于说士兵素质差,这比较复杂。如果说精神素质,清士兵在战斗中的爱国主义精神还是具备的,如“高升”号上的士兵宁死不降,邓世昌与全舰将士同归于尽等都是例证。

概而言之,北洋舰队在整个中日甲午战争中的失利,关键因素是清海军缺乏足够的战略思想准备。

从日本国家利益角度而论,中日战争的主要目的日本直到10年以后赢得日俄战争的胜利才得以实现。“在中日战争中,日本从中国获得了台湾和一大笔战争赔偿,但这不是日本发动战争的主要意图。日本是想在朝鲜半岛建立霸权和设立一个更大范围内的安全体系。”相反,中国在战争中的失败,不仅使中国在政治上和经济上进一步沉沦,而且在军事上遭到不可估计的损失。其一,中国失去了一支强大海军,这使30年的努力化为泡影,沿海失去防守;其二,更为重要的是军事战略上的失败。中国由于失去海军,也就失去了在西太平洋的军事地位,失去了它对领海主权的地位,无力争夺向太平洋发展的机会。战后,中国海军退出世界舞台,远东军事失去平衡。为了填补由于中国海军战败而失去的战略地位和争夺利益,中日甲午战争之后,各国陆续向远东派遣了舰队,俄国在原18艘,约40000吨战舰的基础上,又增加了36艘战舰,达100000吨。法国派遣了9艘共20000吨的远东舰队。德国也向远东开出一支由7艘军舰(22000吨)组成的东洋舰队。英国为了同这些国家相抗衡,则在远东配备了31艘共7万吨的舰队。

清海军由于没有足够的战略准备导致战争失败,而战后留下的战略空白其影响更加深远,决定了中国近代历史的命运。

(选自李国华《论清海军战略思想》,《军事历史研究》1988年第4期)


来源……



标签:   清代 北洋海军